苏沪地理名师新课程新教材研讨会在苏州中学召开
11月27日,苏沪两地地理名师新课程新教材研讨会在苏州中学召开。活动吸引了苏沪两地100多位地理教师前来观摩。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一天,但却有丰富而多元的内容:6节观摩课、5个成果分享、1个主题报告、三位专家点评和两场专题展览,让研讨活动充满了纯粹的地理味道。每一个展示都是一个精彩的样本,让老师们直观感受到课程改革带来的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真切领会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实施途径。
参加此次活动的苏沪地理名师团队有:陈胜庆、王珏领衔的上海市地理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攻关计划郭迎霞基地、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攻关计划周义钦基地、苏州市地理名师共同体、沈国明名师工作室、陈炳飞名师工作室、蔡明名师工作室。江苏省地理教研员于蓉专程到会做了专题报告。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基于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提升的课堂教学研究”。“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课标》对“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落实有明确要求和指导建议。基于真实情境的考察、实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下发生?如何有效落实“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苏沪两地的学术交流,让大家从多样化的分享与碰撞中获得了启发。
一、充满设计感和实践力的六节观摩课
高一的《土壤》是新教材内容。“土壤”结构复杂、内容跨界、感知陌生,为教学难点。为了培养地理实践力素养,上海中学的王莺老师和苏州中学的陈彬老师在设计时都基于真实情境,设计了实验、观察活动。王莺老师课前带领学生“校园土壤采样”,具身观察,感知真实土壤;课上通过“土壤成分分析”和“土壤性质比较”两个设计精细的实验,启发学生调用多种感官参与具身认知,锻炼了实验操作的地理实践力;还利用视频图片等实境具身,启发学生理解土壤在“由石→土→壤→具有肥力”的演化中,土壤成分、土壤结构、成土因素和土壤肥力之间复杂的逻辑关联。陈彬老师通过两个任务引领学生去感知土壤世界。 第一,对比观察土壤标本的颜色、气味、估测质地,以及新鲜土壤块的剖面特征,在掌握土壤成分和剖面特征的同时,了解土壤观察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二,以砖红壤为例,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通过印第安人利用生物炭改良砖红壤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土壤形成的密切关系。
高二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内容传统且经典,近年来不乏精彩课例。此次常熟市中学的陆文博老师和上海市实验学校的李善斌老师,分别以时间、空间为线索,呈现真实情境,层层设疑,步步深入,课堂上充分对话、讨论,引导综合思维,上出了新意味。陆文博老师以“中国的水乡为何在青藏?”为案例,呈现了以时间为线索的学术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为什么在古近纪(2400万年前)江南是一片荒漠?为何青藏高原隆起使江南成为水乡?气候变暖给亚洲水塔带来哪些影响?水塔失衡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哪些连锁反应?可可西里卓乃湖溃决带来了哪些影响?基于大量观察数据与事实依据,引导学生掌握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具有要素关联、统一演化、整体响应的特征,而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其对自然要素的变化更加敏感,我们需要用整体性的眼光审视每一个微小的变化,并以科学的态度来关注环境的发展。李善斌老师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为案例,呈现了以空间--地域为视角的既熟悉又陌生的身边情境,以提取地理要素,构建要素间关联为线索,串起了三个具有递进关系的问题设计:何处“最江南”?江南何处是“短板”?“江南庭院”如何建?引导学生理解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框架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探讨并推介了三省交界处的“水乡客厅”的研学项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高三的《区域合作和区域发展》是区域性和综合性最强的内容,教师自由发挥余地较大。此次江苏省昆山中学的蔡叶斌老师和上海财大附中北郊中学的李梅老师都运用了地理信息技术来研究有关区域发展问题。蔡叶斌老师以“该不该引藏水入疆”为主题,引导学生利用地图软件或资料包中的相关信息,通过参阅、查找、筛选资料,选取切入口,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学生基于多个视角的资料分析,总结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并对该不该引藏水入疆进行了决策。
李梅老师以“流域内协调发展”为主题,引导学生利用GIS云数据,在云端实践考察了长江流域,通过比较长江上中下游的各要素图层数据,总结上中下游的流域特征和发展条件,进而确定不同河段流域的发展方向。学生在基于数据信息的实证中,理解了流域发展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
二、江苏省地理教研员于蓉作专题报告
江苏省地理教研员于蓉作了《地理核心素养测评及教学实施研究》专题报告。她介绍了地理核心素养测评的框架建构及测评研究,以丰富而详实的样例来说明核心素养测评的目标,不仅是验证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及其表述的科学性和现实性,而且核心素养测评结果的分析与运用,对于教学具有诊断的功能——发现问题,为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改进教学。于老师还聚焦新高考,对于分点评分到分级评分的发展趋势做了介绍,明确指出:新高考是基于核心素养水平抽测的高考,关注的是检测学生在陌生情境中的思维深度, 不再考虑知识的覆盖面。简言之,新高考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了!
三、饱含实践积累的五个精彩分享
江苏省吴江中学卢卫忠校长的《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路径思考》,为我们分享了教师和学生地理实践力提升的具体路径;上海市彭浦中学陈杰老师的《常态课堂中地理实践力培养初探——基于案例的讨论》,为我们呈现了月相教学的实践方法;上海市晋元中学袁飞林老师的《品自然之美,育生态之德——基于地理实践力指向的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为我们展示了“前哨学校小东滩”实践与体验基地的构建过程;上海市七宝中学柳英华老师的《项目研究导向下的地理实践考察的探索》,以丰富的实践案例分享了以知识技能为主线、以问题挖掘为导向、以课题研究为指向的地理考察的进阶目标体系;江苏省苏州中学附属苏州湾学校徐艳老师的《在地理实践中创生跨界融合学习》,介绍了跨界融合课程从校园走向野外,从参与式——导游式——导学式——项目式研究的创生过程。五位教师的精彩分享,给大家打开了视野,丰富的样例为落实地理实践力素养培育提供了方法和路径。
四、矿石美展和考察摄影展
此次活动,为配合地理实践力主题,布置了两个教师个人的展览。徐艳老师展出了近百件矿石标本,美轮美奂的晶体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矿石蕴含天地之精华,不仅有颜值担当,还有融通跨界的意蕴。徐老师不仅“采矿”,还开发了“矿石之美”的特色课程。该课程以矿石为载体,引领学生在地理、化学、物理、生物、美术、人文、摄影、表达、户外拓展等众多学科和领域间进行跨界学习。课程融通了校内场馆、社会场馆、野外考察基地等学习场所的边界,通过实验探究、项目式学习、野外考察与研学旅行等形式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培养学生多角度、整体审视事物的能力,以期激发出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跨界思维方式。课程指向学生合作、实践、审美、创新等关键能力的养育,从而助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感受美的能力,形成崇尚人地和谐的现代人类价值观。
蔡明老师此次展出了2020年1月考察埃塞俄比亚和7月考察西藏的地理摄影作品,内容包括原始部落、稀树草原蚁丘、自然奇观、冰川、神山、藏雪莲等景观。引导大家在美的意境中,学会用地理视角去欣赏世界。
此次会议,因苏沪两地名师的共同展示,吸引了100多位听课老师,盛况空前,全程进行了同步在线直播。感谢苏沪两地名师共同奉献了一场纯粹的教学研讨,苏沪两地的友谊仅仅是开端,为了理想的地理教育而探索。无问西东,俯仰之间,只见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