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研组开展“聚焦高品质内涵,对话‘能思想’课堂” 主题活动

2022-12-01作者:生物教研组来源:

        2022年11月30日,江苏省苏州中学教育集团生物教研组开展“聚焦高品质内涵,对话‘能思想’课堂”主题活动,以三节不同年级、不同主题、各具特色、学思践悟的课堂展示呈现了生命的神奇与美妙,体现了苏中学生的“思考力”与“行动力”。课后,张金老师就“如何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其思考能力、体现其思考结果”开展评课与研讨,对活动主题进行深化;任小文老师以“让学习真正地发生”为主题进行讲座,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场景对“何为真正的学习”进行剖析,真正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一、教学展示

        周荷静老师以《生命系统的信息传递》为主题,开展了一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展示课。周老师借助类比的科学方法,以信息分子为主体,以信息分子的产生、发挥作用途径和作用机理为主线,带领学生分别探究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过程与机理,构建信息分子调节机理的常见模型,揭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环路对于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意义。整堂课环环相扣,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周荷静老师课堂展示

 

        钱莹老师以“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这一科技前沿为导入,以“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为主题,以模型的构建贯穿全堂,实施了教学活动。钱老师借助科学探究史料启发学生思维,得出探究结论,整个环节层层递进,并借助视频、模型、小组讨论等使得课堂直观形象,学生在思考中归纳总结光合作用的过程,并构建其模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最后,回归人工合成淀粉的重大突破,揭示该技术实际应用的潜在挑战,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未来有志投身于科学研究之中。

钱莹老师课堂展示

        枫叶红,银杏黄,秋季缤纷的色彩不仅点缀了校园,更是成为了探究“光合色素”的实验材料。金沙来老师以“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为主题,在实验室中开展了一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动课堂。在学习了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方法后,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实验操作中,以绿叶、黄叶、红叶为实验材料,探究其光合色素的异同,更有学生利用韭菜与韭黄等食材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结合生活经验的同时,深化对于光合色素的理解与认知。该课程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其好奇,同时很好地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与生命观念。

 

金沙来老师课堂展示

二、评课研讨

        在课程结束后,张金老师从活动主题出发开展评课。在三位教师阐述教学设计的思路与目标后,张老师提出在课堂中,应时刻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生命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如何使生物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如在一节课时间有限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扩展课堂时间来实现预期目标,拆分教学目标并落实到每堂课中,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借助科学史和科学资料,设计学生能看得懂的背景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得相关资料的价值最大化。

        张老师指出,“能思想”的课堂是能够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同时能展示学生思考结果的课堂,这是对“能思想”课堂的诠释,是对“能思想”活动主题的深化与升华,也是对学科教师的要求与期待。

三、“让学习真正地发生”主题讲座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的任小文老师开展以“让学习真正地发生”为主题的讲座。任老师从一道期中考试题入手,开启对“真正的学习”的探讨。从“教师教”到 “学生学会”的过程中存在两次信息的转换,因而需打破“教师教了=学生学了=学生会了”的假想,真正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以学生“有无学会”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结束的标志。

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是“让学习真正地发生”的路径之一,同时还需以情境作为教学的抓手,基于情境展开学习,并以大概念统领学习,以达到深度的学科理解与学生反思。

讲座的最后,任老师借助李凯和吴刚平教授的一句话“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伴随一生的能力,在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时代进退自如”为结语,并以此作为“让学生真正地发生”的最终指向。

任小文老师开展“让学习真正地发生”主题讲座

        此次活动是对“能思想”课堂的一次教学研究,也是对高品质教育的进一步追求,其启发与收获也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被探索与落地。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而培养能思考的学生,则是高品质教育的目标与归途。

(通讯员 张静)